考研的风还是吹进了演艺圈:专业精进还是“凹人设”?
2024年5月11日 来源:红网
卢欣然(新闻学院2022级本科生)
近年来,“考研热”一直备受关注。而不知从何时起,“考研”这股风最终还是吹到了演艺圈。无论是70万人围观张静初写作业,还是林更新闷声考研,精进专业的模样都和屡受诟病的“九漏鱼”形成鲜明对比,让人在浮躁的网络世界里发出连连赞叹。(5月11日 封面新闻)
明星作为公众人物,他们的行为往往会受到粉丝和公众的高度关注。考研是提升个人文化素养和专业理论水平的途径,但更重要的是艺人要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提升表演技能和艺术理解力的实际能力。明星考研究生不应是为了塑造“学霸”人设,而应为了更好地提升专业素养。
对于明星而言,接受更高的教育是对专业能力的一种提升。在演艺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拥有更高的学历和更深厚的文化底蕴,无疑可以为演员的职业生涯增添筹码。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演员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表演艺术,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和表现力。这不仅有助于他们在演艺道路上走得更远,也有助于提升整个行业的专业水平。
明星考研还应该成为推动社会整体文化水平提升的力量。在当前社会,对于明星的追捧往往超过了对科学家和学者的关注,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如今一些人社会价值观的偏差。明星考研,尤其是当他们能够将学术成就与社会贡献相结合时,有助于引导公众重新审视和平衡对于不同职业群体的关注度和尊重度。
同时,我们也应警惕考研成为塑造“高学历人设”手段的现象。这种倾向不仅可能误导粉丝和公众,也可能对学术界的严肃性和严谨性造成损害。前些年,翟天临在社交平台晒出自己的“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博士后录取通知书”,后在直播中回答网友问题竟不知“知网”为何物,经多方调查后,其博士学位被撤销。明星考研应当避免形式主义,确保追求更高学历是为了提升自我而非营造人设。学位的获得是建立在扎实的学术研究和专业实践基础之上,社会需要的是真诚追求学术、专业技能过硬的演员,而非空洞的学历标签。
明星考研本身不是问题,问题在于过程是否公平公正,结果是否真正促进了个人的专业成长。我们期待明星能够通过考研这一途径,实现自我提升,也希望社会能够以更加理性的态度看待明星考研,鼓励和支持那些真正追求学术和艺术进步的明星。考研,不应该成为“凹人设”的手段,而应该是明星自我提升的真实途径。
(转载时略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