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文版  |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学生作品
学生作品
学生作品
“新”锐评 | 票房不好就撤档?电影品质和诚意才是王道
时间:2024-07-25 阅读次数:

票房不好就撤档?电影品质和诚意才是王道

2024年5月10日 来源:红网

王子涵(新闻学院2022级本科生)

近期,由杨幂和于谦主演的电影《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在五一假期的尾声突然宣布撤档。片方声明中颇具深意地表示,“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意犹未尽,那就两顿……“。此事一出,再次引发了网民对电影撤档的热烈讨论。

电影撤档是指那些原定于在电影院线或电影节上按照既定日期上映的电影,由于制作问题、市场策略调整、版权争议、审查问题或突发公共事件等原因,临时取消上映计划,并将上映时间推迟或改变。在这种情况下,电影发行方会通知院线和影院,将电影从排片表中移除,并对外宣布撤档消息。在中国,电影档期已经形成了贺岁档、五一档、暑期档和国庆档等几个重要的档期,这些档期中的电影通常会受到更多的关注和期待。然而,撤档消息频发,不禁让人深思中国电影市场的现状。

2024年被网友们戏称为电影市场的“撤档元年”。从春节档的“大规模撤档”到五一档的“假期结束即撤档”,这种情况无疑给片方、影院和观众带来了不小的困扰。对于已经售出票务、安排放映的影院来说,影片撤档会引发退票问题;对制片方来说,撤档之前的宣传成本难以回收,再次上映还需要额外的开支;对观众来说,频繁的撤档事件也会降低他们对新片的信任。这种频繁撤档的趋势,让不少观众担忧这会成为电影市场的常态。制片方必须明白,在热门档期的激烈竞争中,如果发现“打不过”,就选择临时“跑路”,这样的策略是不可取的。

撤档应该是一个谨慎的决策过程。电影制片方需要对市场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充分考虑到观众期待、市场趋势以及自身实力等因素,制定出更加合理和精准的市场策略。同时,他们也需要承担起撤档带来的风险和责任。电影历史上确实有许多类似的案例,即电影在初次定档后因为各种原因撤档,之后又在另一个时间重新上映。例如,今年春节期间上映的《红毯先生》,撤档时票房约8200万元,3月15日重新上映后,仅收获约1000万元票房,甚至不如春节档期。情况稍好一点的春节档影片《我们一起摇太阳》,撤档前票房近1亿元,重新上映后票房也只增加了1.8亿元,尽管这是一部豆瓣评分达到8.0的口碑电影。

撤档重上的效果不如首映,原因显而易见。当一部电影被撤档时,它可能已经通过预告片、广告和媒体报道等手段建立了观众的期待。撤档会打破这种期待,导致观众感到失望,从而减少他们再次为这部电影走进电影院的意愿。同时,当一部电影撤档时,观众可能会转向其他电影,尤其是那些评价好、宣传力度大的电影。一旦观众找到了新的兴趣点,他们可能就不会回头关注之前撤档的电影。

真正的好电影,即使前期没有大量正片内容用于营销,后期也会因为电影的质量而重新获得关注。只有用心之作才能经受时间的考验,成为传世之作。电影制片方与其拼命挤进热门档期,不如认真思考自己的电影是否真的有诚意和质量,能否为观众带来价值。

山西大学新闻学院 联系电话:0351-7011855 地 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邮编 030006) (晋)ICP备05000471号
建议浏览使用:1024*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Mozilla1.7、IE6.0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