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网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大赛和“青椒计划”中,我院学生投稿非常活跃,在及时捉新闻讯息、深入挖掘新闻观点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评论素养,锻炼了评论写作能力,收获颇丰。王兆奇,本科就读于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于山西大学2016级新闻学专业。曾任山西广播电视台经济广播记者、公共频道记者、新闻中心编导。现任山西广播电视台重点题材节目中心记者。代表作品:政论片《再赶考 新担当》、跨年演讲《晋者进也》、专题片《稀土永磁:敢为人先诚可贵》《万荣外加剂:5%撬动百亿级市场》等。电视专题《黄土地上的“土豆革命”》获中国广播电视大奖提名。多次获得山西新闻奖、山西广播影视奖等荣誉。
此次我们有幸邀请到了王兆奇学长,跟大家分享他从事新闻工作的心路历程和丰富经验。同时,王兆奇学长也对山大新传的学弟学妹们深情寄语,希望我们可以扎实基础,增长见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01
问:可以具体谈谈您上学期间印象最深刻的几次实践经历吗?
答:上学期间有过几次新闻实践,小地方长本事,大地方长见识,印象都挺深刻。大二那会儿赶上了纸媒辉煌时代的尾声,当时在一个都市报实习,版面多,热线电话、通讯员提供的新闻线索也多,到单位第二天就赶鸭子上架,让我承担独立采访的任务。半个月后,就和前辈老师们策划开了一个新的专栏,负责小半个版面的内容编辑。这次实践经历,让我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迅速有效的提升,美中不足的是采访的内容、接触选题的范围都比较窄,锻炼得不够全面。大三在省级卫视的新闻部实习,藉此了解了更丰富广泛的新闻内容,接触的都是重大选题,有类似全国两会这种的时政新闻;也遇到了像青海玉树地震这样的突发事件。在这个过程当中,仅仅观察前辈老师怎么操作这些选题,就获益匪浅。此外,开阔眼界后,再遇到一些原先看起来是棘手的事情时,内心也会变得更加从容。但也因为主题重大、责任重大,遗憾之处就是一直到最后也没有一次上手的机会。所以同学们有机会的话,还是应该多去几个不一样的地方实习,争取既能长了见识,也能学到本事。02
问:了解到您很爱写评论,您从什么时候开始写评论?能跟同学们分享一下写评论的经验吗?
答:
上大一的时候开始的。那时候博客还很盛行,后来又有了校内网之类的平台,当时就喜欢在上面输出一些个人倾向较强的观点,虽然很多见解现在看来已经站不住脚了,但这就是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
我喜欢写评论也可能跟我写日记的习惯有关。对于每天产生的一些思考,我都会把它们及时记录下来,并且会利用空余的时间,将自己所记录的思路进行整理加工,写成一篇作品给自己看。现在科技迅速发展,我们拥有了电脑、智能手机等设备,运用电子备忘录、录音等方式也是不错的记录方法。
关于新闻评论写作的经验,就是勤练笔,多关注时政热点,尽量避免写作时话语过于复杂冗长。多写、多看、别啰嗦,从一开始就应尝试着用最简短的语言表词达意,养成一个良好的写作习惯。
学生时期评论写作的训练和实践更多还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养成,从信息的获取、甄别、梳理,再到简洁、精准、有趣的表达,这些无论什么时候都用得到。在工作中思路会更加清晰,效率也会更高。其实不仅仅是工作,这种思维方式对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一定的益处。
03
问:工作后,您觉得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新闻作品是哪个?可以分享一下当时的经历吗?
答:有很多,早期在山西省广播电视台的时候做过关于太原老街老巷的一个系列专题,当时就是靠着自己的一腔热血去走街串巷,没人帮对接、联系什么的,真就是看见哪个老人年纪大就问一问,看见有老宅子就敲门进去瞧一瞧,活脱脱把自己从一个I人“逼”成了E人,现在回头再去看当时收集下的大量声音素材,真就有了些口述史的味道。更关键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人,通过不断试错、总结,积累了不少采访技巧。
04
问:您做了不少人物访谈类新闻,人物涉及各行各界,对于寻找访谈人物您有什么经验呢?可以谈谈您工作之后印象最深刻的访谈吗?
答:印象最深的还是第一次访谈,访谈对象现在看起来就是个再寻常不过的一个普通人,没什么可说的。印象深刻是因为当时没有经验,就罗列了一大堆问题给主持人,还在现场根据具体谈话的内容临时增加了不少问题,导致一个本来没有多么难的访谈从白天录到快黑夜。主持人就跟我很认真地说,你到底知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当时是很窘迫的。但后来这句话我还从合作的摄像师那里听到过,我就反复琢磨这句话,发现其实这是一句很实在的话。就是作为一个节目的主控者,自己思路一定要清晰,要明白哪些是重点,哪些是意外之喜需要临时加戏,哪些无关紧要可以一带而过,否则基于所谓的“负责任”,一味地增加拍摄内容,一方面是给大家增加无谓的工作量,另一方面也加大了自己提炼信息的难度,反而让真正精彩的部分淹没在海量的素材里。这一点也是我们从学生阶段过渡到工作阶段需要格外注意的一点。学习是一个人的事儿,但工作后大部分的努力都是基于团队的,大家都很敬业,但谁都讨厌没有意义的付出,咱们自己也一样。至于寻找访谈人物的经验,相信在校期间大家都会学习到,参照着重要性、故事性、典型性等标准找准没错。访谈的经验倒是可以谈一谈,关键就是要拉近彼此的距离,在访谈对象和采访者间建立信任关系,从而挖掘出更多的细节。要做到这一点,一是真诚,让别人愿意接纳你;再就是专业度,让别人放心去全力配合你。
05
问:获中国广播电视大奖提名的《黄土地上的“土豆革命”》讲述了山西人民与土豆的深厚情谊、山西土豆产业的发展困境及其解决方案。关于电视专题《黄土地上的“土豆革命”》您主要负责哪一部分?这一电视专题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对您来说做电视节目最难的是什么呢?
答:采访、撰稿、剪辑......基本贯穿新闻产生的全过程。起因是2022年1月,山西省政府出台《山西省“土豆革命”行动方案》,提出发展加工型马铃薯,延伸产业链条,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播出后,的确有不少农民看节目后主动向当地咨询种植事项,推动了“土豆革命”行动方案的实施、落地。电视节目的难度跟媒体内容的产出方式有直接关系,像是报纸、广播,大部分的时候都是单兵作战,所以考验最多的还是自己的业务能力,比如采访的能力、发现亮点的能力,以及梳理信息、归纳汇总的能力。但像电视新闻、电视专题、纪录片这类视频内容,往往是团队协作的产物,所以学会和大家分工合作是最重要的。在项目初始阶段就要根据项目的内容,结合团队成员的能力、偏好,确定合作伙伴,再条理清晰地把任务分解到每一个合作伙伴的手中,让团队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在合适的位置,舒舒服服地发挥最大的能力,把被动的“工作”变成大家主动的“创作”,这样,才能产出一个好的作品。
06
问:我们看过您曾参与制作的电视理论片《再赶考新担当》,节目涉及山西众多市县、多元领域和各行各业的人物,全方位展现了山西十年来的高质量发展,能和我们分享一下制作这种大型节目的心得体会吗?
答:这种大体量、创作周期长的系列节目,一定是策划先行,从节目的立意、分集,到案例的选择,都是需要团队多次筛选和打磨的。但到了实际拍摄的过程当中,一定会遇到和策划不一样的地方,而且基于制作周期和成本考量,很多地方你就是只会去一次,这时候就很考验记者的应变能力。拟定采访的人物忽然无法接受采访了,有没有备选的人?你的问题要不要改?方向要不要变?到了实地才知道拟定拍摄的故事和之前自己了解的不符,时间还就只有那些,如何填补这部分的缺失……这些问题都会遇到,而且大量拍摄是在外地,寻求帮助的难度就要更高。心得体会就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遇事别慌。作为一个团队的负责人要先想解决办法,心里有了几个选项后再和领导商量怎么做才合适。要学会用好自己的平台以及拍摄的内容,还可以借助外力,归根到底这是一个经验问题。(《再赶考 新担当》第三集:协调·内生特点)07
问:您做的一些专题和评论长达几十分钟,您认为做长节目有哪些特别之处呢?
答:长有长的好,短有短的妙,但的确自从我入职以来就一直是做长节目的,主要还是个人选择的问题。短新闻可能更多地是把一个新闻现象第一时间传递到受众眼前,而专题这类长节目就可以去探讨一些新闻现象背后的故事,让受众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作为采编者我是挺享受这种抽丝剥茧、娓娓道来的感觉的,这是长节目比较特别的地方。探讨新闻现象背后的故事并不是要求我们解读,新闻不需要深刻,思考要交给受众。我们需要的,就是陈述事实。我们需要的是把新闻做深做透。一是要全面且深入地掌握相关信息,这样提问才不露怯,才能获得与采访对象平等对话的权力,才能把报道写得一针见血;二是要找对人,这个分两点,一个是要找到了解事实、善于表达的人,再就是要找到基于同一事实但立场、身份、角度不同的人,形成互证,或者把矛盾摆在台前。最后抽丝剥茧,把无限趋近于真相的事实展现给观众,这样的节目才有力量。
08
问:您认为新传学子应当进行跨学科涉猎吗?对于广泛学习,您有什么具体的建议吗?
答:
当然要跨学科涉猎,可以不精通,但一定要广泛涉猎。媒体人每时每刻都在接触陌生的领域、陌生的采访对象。你也许上午还在和合成生物领域的专家讨论人源化胶原蛋白的产业化路径,下午就在稿子里剖析钕铁硼稀土永磁行业的发展趋势。尽管对于新传学子而言,再多的知识储备也难以满足工作的实际需要,但在不断涉猎新知识的过程中,所培养的快速了解陌生领域的能力,一定会让你在工作中事半功倍。
相同的生命长度里,从事新闻行业相较于其他行业而言,生命的密度很大,接触的人多,见识的事儿多,就挺有意思的,眼界更加开阔,这个感觉很棒,也希望大家在读书期间能感受到这种生命密度。
李大钊同志曾说过:“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王兆奇学长在学生时代勤奋刻苦,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知“知”;在学校学习之余,学长又将理论联系实际,行“行”,去到都市报、省级地方的新闻部等地方实践提升,并且积累了新的经验成果。知知而行行,王兆奇学长在不断的理论学习、社会实践中温故旧习、获得新知,为他日后进入山西广播电视台,成为一名专业的新闻人打下了良好基础。“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王兆奇学长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要博学、慎思、笃行。他在成为专业记者之前,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经验积累与实践锻炼。取得成就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行稳而致远。借鉴前辈们的切实经验,在大学时积极实践、勇敢试错、勤学多练,既要修炼专业本领,也要深耕于现实社会,才能为日后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人奠定基础。
山西大学新闻学院
2024年5月21日
栏目策划:庞慧敏
文字来源:达耀清 陈梦香
指导老师:韩晓芳
编辑:达耀清 陈梦香
责编:钟墨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