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文版  |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学生作品
学生作品
学生作品
太行“新”声|于暗夜中找寻微光——乔秋远
时间:2022-10-27 阅读次数:

本系列第四篇:

于暗夜中找寻微光——乔秋远

暗夜寻路,他追求自由独立,赴北平求学;笔锋似箭,他穿梭于战火壕沟,报道台儿庄战役;甘洒热血,他坚定共产主义信仰,以身许国,为民族独立传递希望。他,就是乔秋远,一位迎着恐惧上前、在黑暗中找寻微光的战地记者。三十三载岁月,他从未放弃求索,用日记和书信记录着自己在那个战乱动荡的年代追寻理想、投身敌后战场报道的光辉事迹。  


WeChatccf0922917796f37290d3d4ce4401f32.png

书生报国无他物,唯有手中笔作刀

乔秋远(1909—1942),原名乔周冕,笔名冠生,中国共产党员,华北《新华日报》记者、国际新闻社特派员、编辑。他出生于河南省偃师县(今偃师市)夹沟村一个世代以教育、农耕为业的大家族。其父乔荣筠是一位闻名乡里的绅士、教师,一生桃李满天下。1930年,乔秋远考入开封省立第一师范,毕业后留任该校附小教员。在此期间,他不安于现状,努力追求精神自由和同学赵悔深一起创办了《晨曦》、《河畔》文学社,开始在河南《民国日报》副刊上发表文章。  


tempImageWpy3Dn.gif
1936年4月12日乔秋远(冠生)与赵悔深(右)、张剑梅(左)在开封美光照相馆的合影[2]

1936年,27岁的乔秋远赴北京大学选听英语、历史,准备参加入学考试。“七七事变”爆发,他和家人被迫逃离北平辗转回到河南老家。看到祖国被外敌肆意蹂躏,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决定不再做那个笃学好古的求学青年,而是选择一条更有人生价值、更有时代意义的道路——成为一名战地记者

1937年12月,他在河南《民国日报》任记者、编辑,开始了自己的新闻生涯。次年4月,他以该报“特派记者”的身份赴徐州和台儿庄采访。   


tempImageEdNA6W.gif
乔秋远为河南《民国日报》写的社论[3]

“报社最近派儿为‘特派战地记者’,拟赴徐州,与各军事长官取得联系,采访前方战事情报,撰写通讯。国难至此,人人各尽所能,挽救国运。凡为壮丁皆有从军之义务。儿为壮年,从事文化工作,虽未能持枪卫国,但是,执笔亦等于持枪也。平日所写社论,欲对国家前途与读者以明确之指正,对抗战期间之善者,恶者予以严正的褒贬,对政府之各种政策予以诚恳之建议与批判。然此皆为之消极之工作。今者能将前方情形写成通讯供给众多读者阅读,于激励民气,于民众之抗战认许上,将稍有裨益也。儿拟明日即启程赴徐州,以后在报上所见之通讯,即等于儿之家信也。”[4]

这是乔秋远在1938年3月30日奔赴抗日前线前夕写给父亲、叔父家书中的一段话,不仅体现了他作为一名书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豪情,更体现了他作为一名英勇的战地记者在国难之际“书生报国无他物,唯有手中笔作刀”的信仰和呼号,颇有“中华儿女慷慨悲歌上战场”的气概!

乔秋远在4月3日抵达徐州后,便马不停蹄地赶到台儿庄前线慰问抗战将士,采写抗战事迹。战场上马革裹尸者不计其数,尸横遍地,血流成河……哪怕暗夜无边,但他始终相信,希望就像黑暗中的萤火,暗夜里的微光,迎着恐惧上前才是成长。他所采写的《台儿庄胜利的血痕》《我军怎样在台儿庄进行歼灭敌人的战斗》《台儿庄火线上会见孙连仲将军记》等战地通讯,详细地报道了在这场被誉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5]的台儿庄战役中,中国军队是如何以绝对劣势战胜了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强敌,这些报道粉碎了日寇所向无敌的狂言,令国人精神振奋。   


tempImageSssynZ.gif

1938年4月《民国日报》刊登乔秋远的通讯报道[6]        
然而,败退的日军岂能善罢甘休?经过短暂的休整之后,日军开始从南北两个方面向徐州西侧迂回包围,欲在徐州聚歼国军主力。[7]1938年5月中旬,乔秋远和朋友赵悔深随着参战部队一起撤离徐州。在徐州突围的八天八夜里,两人渴了就喝地沟里的水,饿了就挖地下的红薯,经历了生死考验。在一个雨夜,他们睡在农民的牛车上,身下只垫了一点稻草,身上盖的只有一件雨衣,不得不抱在一起取暖。[8]乔秋远将这段经历都详细地记录在《徐州突围》一书中。  


tempImageqJXrr1.gif
“青记”集体创作、乔秋远参与的《徐州突围》一书[9]


历艰险赴延安,党旗下铸就红色信仰

1938年10月,河南黄河决堤,洪水泛滥数百里。乔秋远从徐州赶去黄泛区报道灾情和豫东抗日的现状。当时在国民党的统治下,这些地区的官僚鱼肉百姓,发国难财,再加上日军的长驱直入,豫东一些县的太爷们争相谄媚、事伪,甘为汉奸;金融秩序崩溃,恶性通货膨胀,物价飞涨;豫东区广大人民居住在破烂不堪的工棚和小茅房里,更有成千上万的人无家可归,流浪于街头……乔秋远秉持着新闻记者客观报道的职业精神,真实地记录了灾荒下黄泛区百姓的生活情况,揭露了国民政府统治的黑暗。当地报社不敢采用这些稿件,乔秋远便寄往武汉《大公报》发表,也因此得罪了地方政府,随后的采访屡遭刁难且稿件多次被扣压,甚至人身安全也受到威胁[10]。在这个走投无路的黑暗时期,乔秋远想到了一条可以通向光明去践行心中信仰的道路——去延安!  


tempImage1sP1Ty.gif
黄泛区报道[11]

当时,虽然国共已经开始合作,但国民党“反共”的观念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乔秋远内心也是左右为难:对于一个乡间的读书人来说,去延安投奔共产党,从观念和行为上都是与国民党政权的对抗。但国统区的腐败黑暗让他失望,也难以发挥自己真正的才能。在反复斟酌之下,1938年底,中共地下党组织推荐,乔秋远毅然决定奔赴延安。深秋时节,他跋涉数千里,终于在12月2日抵达延安,他将名字改为“秋远”,取“秋天远行”之意,也以此纪念自己的新生。

在延安,乔秋远获准在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创办的第一所培养抗日文艺工作者和文艺干部的高等学府。[12]         虽然艰苦但充实的学校生活让乔秋远逐渐对中国共产党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不同于国民政府的片面抗战政策,在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里,人人都是抗战的一份子:青年男子抬担架,送弹药,送情报,运粮食并随时准备参战;妇女做衣服鞋袜,看护伤员;儿童团站岗放哨,一切都是繁荣的气象。这让乔秋远看到了抗战胜利的希望,也充分认识到了共产党和群众力量对于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性。   


tempImagesY3oS1.gif
1938年延安桥儿沟"鲁艺"全景[13]

他在1939年2月25日在家书中写道:“马列主义是世界上最讲真理,最讲情义的哲理……共产党过去的政策,现在的政策,将来的政策,都是为国家,为民族,为民众而奋斗,绝不过火、激烈。”[14]

通过在延安的学习、生活,他找到了能够一生为之坚守、为之奋斗的信仰——共产主义信仰,也更加明确了自己作为记者的使命和任务。   


tempImageHRL6eZ.gif
乔秋远表达自己共产主义信仰的家书[15]


执笔从戎赴敌后,横戈马上不辞艰

乔秋远在延安鲁艺学习了几个月后,报名参加了“鲁艺战地工作队”,奔赴晋东南敌后战场采访创作。《新华日报》华北分馆主任何云非常赏识乔秋远的才华,对他委以重任,负责“中国青年记者协会”北方办事处。该处有大量的具体工作,包括编辑《北方记者》杂志等,都落到了乔秋远的肩上。[16]穆欣后来在回忆乔秋远时说:他“是一个用行动代替语言的人”“他不爱多说他希望什么,他把希望埋在行动中”[17]平日里,乔秋远或随《新华日报》华北分馆行动,或奔忙于各地采访。当他所在的工作队返回延安时,他决定继续留在前方从事新闻工作。

1938年11月,乔秋远被国际新闻社聘为特派记者,去太行抗日前线采访,报道八路军坚持敌后抗战的真实情况。中国共产党的敌后作战方略让乔秋远大开眼界,八路军英勇善战的精神也令他折服看到无数八路军在敌后战场舍生忘死、冲锋陷阵时,不禁感慨万千,在1939年10月4日的家书中这样写道:

“在这蓬勃前进的浪潮中,人人应各尽其力,为民族、国家而奋斗。稍一不努力,即被时代所遗弃,而成为无用的废人。儿今方壮年,为个人事业计,为民族国家计,都正在做事时候,若回去老守田园,有何意义?……追求一时安乐,放弃此种机会,回家闲居,过此工作时期,则人世消沉,以后数十年岁月将做何事耶?故儿再三考量,还是坚持努力下去。”[18]字里行间展现出一个新闻工作者的家国情怀和敢为天下先的伟大情义。     

敌后根据地作为中国共产党对敌斗争的重要阵地,随时都可能面临日寇的侵扰和反复残暴的扫荡,而且还有大批汉奸散布反动言论,挑拨中共政府、军队与民众的关系,并且公开投降日寇……这注定了乔秋远无论是在生活环境上还是在工作条件上都充满艰辛。但他并未退缩,因为无论在哪一个角落里,落后腐朽势力的存在只会促进新生的抗战力量的增长——一个个充满蓬勃士气和血性的战士们[19]

为了记录下战士们英勇斗争的故事,乔秋远建议“中国青年记者学会”号召“新闻记者开到敌后方去”。[20]他穿梭于枪林弹雨、硝烟弥漫的前沿阵地,冒着与敌军遭遇的危险,不惧榴弹,第一时间现身战斗第一线,为这次敌后抗战中大兵团作战写下了一篇篇振奋国人、激发军民斗志的战地报道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乔秋远就写出几十篇通讯、特写、报道,这些新闻报道经由国际新闻社发往港澳、南洋等地的中文媒体和各大报刊上,受到了海外媒体的赞赏和支持。[21]

乔秋远作为一名战地记者,常年奔波在外,驰骋于战场之间。同时作为家族中的长子长孙,他也无时无刻不在惦念着家人1940年2月12日春节刚过,身在晋东南敌后战场的乔秋远非常想念祖母,他在家书中写道:

“……儿尚有将近百十元的稿费,不久即可寄来。寄来后可酌寄回去若干,以供祖母叔父吃肉的费用。因为家中钱,你们老是俭省舍不得用。”[22]1941年3月,身在敌后前线的乔秋远接到儿子的来信,他回信说:“……你竟然会写诗了,并且诗写得还很好,颇有诗的味道。足见你读书很知道用心。在这一年中,有了很快的进步。这是我非常喜欢的。在这遥远的敌后方,祝你活泼、快乐,更日有进步。”[23]                            


血洒太行酬远志,薪火相传永不灭

1942年初,乔秋远在华北《新华日报》担任编辑。5月,在日军对山西辽县的“扫荡”中,他不幸死于日寇的屠刀下,将自己生命的最后一滴血洒在了太行大地上,时年33岁据《太行新华日报蒙难悲歌》记述:“……郭二嫂目睹乔秋远被敌抓住后,鬼子用刀砍下他的头颅……”[24]。1948年,乔秋远的同仁好友赵悔深在《新路》发表《哀念》一文悼念亡友。1951年新华社原社长陈克寒写信评价他:“乔秋远工作认真负责,颇为同事敬钦。”[25]1951年,偃师县人民政府授予乔秋远“革命烈士”称号。  


tempImagevL1fJr.gif

1951年8月时任新华通讯社社长的陈克寒       写的怀念乔秋远的信[26]  
乔秋远去世了,但那个浸润着传统文化的大家族在抗战中的故事还在继续:1943年其叔父乔荣科的地下组织被日本人破获被俘,他受尽严刑,最后被拷打致死。[27]其父乔荣筠心系国家民族危亡与百姓安危,在1944年偃师沦陷后,他提前安排村中妇孺老弱安全逃往邻村后,自缢身亡,以身殉国。同年秋,乔秋远的儿子乔元庆(后改名为周原)参加八路军,1945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乔元庆曾担任中共偃师区委书记,后来为继承父志,成为了一名新华社记者。1965年,他与穆青、冯健联合写出了通讯名篇《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tempImageKYm60t.gif
图为乔秋远之子乔元庆(周原)[28]

乔秋远的孙子乔海燕,曾任“凤凰网”副总裁,退休后花费了几年时间,根据曾祖父乔荣筠所珍藏的乔秋远生前日记和家信进行了编辑整理,于2017年10月出版了《于暗夜中找寻微光》一书。由于乔秋远牺牲地不详,乔海燕和夫人付玲尝试在家书线索的指引下寻找他当年牺牲的地方,后来得到线索,于山西麻田八路军总部旧址附近的太行新闻烈士纪念碑上找到了乔秋远的名字。2005年9月,在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日,乔秋远的儿子周原在新华社刊物上发表了一首诗,以纪念父亲乔秋远:[29]

烽火连年风尘断,荒山古道寻父难。

仰问白云化作泪,再问太行血染山。

代代子孙心难已,风雨涤荡六十年。

千年历史问沉浮,青山白骨不计年。


tempImage6HHrQ9.gif
图为乔海燕整理乔秋远当年的家书与日记[30]


tempImage1TFlKL.gif
图为《于暗夜中找寻微光》[31]

八十年后,乔秋远的音容笑貌早已远去,但他那饱含信仰、充满温度的家书却穿越时光,成为历史的见证。我们将始终铭记着那个名叫乔秋远的年轻记者,在国家危难之时,仍然在黑暗中坚守自己的信仰。在硝烟滚滚的战场中,乔秋远将自身的命运与国家前途相系,一手握笔杆,一手拿枪杆,用大无畏的革命主义精神和英雄主义精神践行着初心使命,在我们党的新闻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他身体力行地教育着一代代新闻人应该以关注民生、传递民声为信仰,将那些平凡大众背后不为人知的感人事迹和高尚精神进行广泛宣扬,传播民间正能量。


参考文献:      

[1]郑学富.战地记者乔秋远的家国情怀[J].党史纵览,2019,(04):42-45.

[2]乔秋远著;乔海燕注.于暗夜中找寻微光—乔秋远日记·家信集[M],2017年10月第一版,新华出版社,2017:431.

[3] 乔秋远著;乔海燕注.于暗夜中找寻微光—乔秋远日记·家信集[M],2017年10月第一版,新华出版社,2017:最后页.

[4]郑学富.战地记者乔秋远的家国情怀[J].党史纵览,2019,(04):42-45.

[5]谷武民.“扬威不屈”台儿庄[J].大河报,2012(09):A21.

[6]宏承号.读于暗夜中找寻微光—乔秋远日记家信集[EB/OL].搜狐网.2017-10-31.

[7]程朝云.抗战初期的人口迁移[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01).

[8]王震.80年前,他们在武汉集结,建立全国新闻界抗战统一战线[EB/OL].长江日报.2018-03-29.

[9]宏承号.读于暗夜中找寻微光—乔秋远日记家信集[EB/OL].搜狐网.2017-10-31.

[10]郑学富.战地记者乔秋远的家国情怀[J].党史纵览,2019,(04):42-45.

[11]乔秋远著;乔海燕注.于暗夜中找寻微光—乔秋远日记·家信集[M],2017年10月第一版,新华出版社,2017:最后页.

[12]陈家基.八十三载风雨后 ——寻找延安鲁艺文学院第一期学员的足迹[EB/OL].延安鲁艺官网.2022-01-10.

[13]中央美术学院.百年校庆一周年倒计时:我绘百年·百年梦圆[EB/OL].2017-04-01.

[14]金台资讯.写在马兰纸上的家国情[EB/OL].搜狐网.2021-11-22.

[15]程婷婷.穿越时空,翻开一本80年前的日记[EB/OL].新华视界.2017-09-22.

[16]李东兴.功不可没的抗日文化战队(鲁艺文化工作团寻迹)[EB/OL].搜狐网.2019-05-01.

[17]穆欣.西安三题(下)[J].新闻研究资料,1985(02):39-54.

[18]郑学富.记者乔秋远的战地家书[EB/OL].团结报团结网.2018-11-08.

[19]穆欣.西安三题(下)[J].新闻研究资料,1985(02):39-54.

[20]穆欣.西安三题(下)[J].新闻研究资料,1985(02):39-54.

[21]郑学富.战地记者乔秋远的家国情怀[J].党史纵览,2019,(04):42-45.

[22]郑学富.战地记者乔秋远的家国情怀[J].党史纵览,2019,(04):42-45.

[23]郑学富.战地记者乔秋远的家国情怀[J].党史纵览,2019,(04):42-45.

[24]戈基.太行《新华日报》社长何云殉国记[J].炎黄春秋,1995(09):54-58.

[25]陈占举.新闻纵深:从抗战老兵到著名记者[EB/OL].洛阳网新闻.2006-07-17.

[26]乔秋远著;乔海燕注.于暗夜中找寻微光—乔秋远日记·家信集[M],2017年10月第一版,新华出版社,2017:最后页.

[27]乔海燕.一位被埋没名姓的抗日英灵—记我的四老爷乔荣科.[EB/OL].新浪微博@乔海燕qhy.2021-04-01.

[28]乔海燕.死后不求衣冠葬,但愿敲骨问忠魂——我的父亲周原.[EB/OL].新浪微博@乔海燕qhy.2015-04-05.

[29]陈占举.新闻纵深:从抗战老兵到著名记者[EB/OL].洛阳网新闻.2006-07-17.

[30]程婷婷.穿越时空,翻开一本80年前的日记[EB/OL].新华视界.2017-09-22.

[31]程婷婷.穿越时空,翻开一本80年前的日记[EB/OL].新华视界.2017-09-22.


山西大学新闻学院 联系电话:0351-7011855 地 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邮编 030006) (晋)ICP备05000471号
建议浏览使用:1024*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Mozilla1.7、IE6.0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