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文版  |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校友园地» 校友风采
校友园地
校友风采
“新”访谈|杜芳:收获,源自走好当下每一步(上篇)
时间:2025-02-13 阅读次数:

杜芳,女,山西省乡宁县人,山西大学新闻学专业2004届本科生,研究生毕业于暨南大学新闻学专业。2011年7月入职经济日报社从事新闻采编工作,荣获中央和国家机关“四好”党员、经济日报社“十佳编辑”“记者岗位能手”“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期间采写的新闻作品多次获得全国人大环资委、中宣部、农业部、水利部、中国气象局、中科院等单位颁发的新闻奖,以及经济日报总编辑奖、优秀内参、“好策划”“好稿件”等奖项。现为内参编辑部主任记者,主要负责内参策划和采编工作。

图1:杜芳

一、浇灌兴趣之花,厚植深根沃土

“心有所好,耳有所闻,目有所见,皆系兴趣之所在也。”在山西大学读本科期间,杜芳在学习专业课程之余,常常花大量时间进行阅读。“我喜欢文字性的东西,大学期间经常去图书馆看各种各样的杂志和期刊,很多时候一读起来,就沉浸在书中的那个世界里。大四课业相对轻松,我就会借来书泡在宿舍从早读到晚,有时候中午都忘了吃饭,突然感觉饿了,就吃一点手头的零食,然后继续看。”如饥似渴的阅读之旅,不仅让她的课余生活变得充实而有意义,更在无形中拓宽了她的视野,加深了她对世界的理解和领悟。在阅读习惯上,杜芳并不拘泥于某一类书籍,而是广泛涉猎各种题材和领域。长期的阅读帮助她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构建了多元化的知识体系,提升了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这在她日后的新闻写作中自然显露出来,成为她前进道路上的基石。

除了阅读各类书籍,大学期间的杜芳也热衷于看电影。电影可以作为一种放松消遣的方式,但除了看“热闹”,更要看“门道”。杜芳在采访中分享了自己的思考与收获:“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电影导演讲故事,有时候用正叙的手法,有时候用倒叙的手法,我们在看的时候就要去思考,他拍完这个,为什么紧接着拍那个?它是怎么把这个电影的整个框架搭建起来的?这就是一种锻炼逻辑思维和统筹能力的很好的方式,也是一种很轻松的方式。”这种对细节的关注和深度思考,不仅让她能够从电影中获取更多的乐趣和启发,也在无形中锻炼了她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等你从事了新闻事业以后,你会发现,导演在一部电影当中的架构与调配能力,和写一篇大部头通讯所需的文章宏观架构能力,其实是异曲同工的。我们可以从很多导演的拍摄手法中,学到写文章的技巧和思路。”杜芳在观看电影中获得的理解与启发,在她从事新闻报道和评论撰写的工作过程中得到了有效的迁移运用。这一经历充分展示了兴趣能够跨越不同领域,成为推动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图2:杜芳的新闻评论作品

除广泛阅读和看电影外,杜芳也提到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接触短视频这一新的媒介形式对于新闻学专业学习的重要作用。她说:“大学是最能够自己掌控时间的时候,有大把的时间可以由自己调度。刷短视频也是跟上这个时代的一种方式,可以避免跟这个时代脱节,但一定不要把全部的时间浪费在刷短视频上。我们还是需要有大量的时间去做一些课堂之外的‘充电’,留一些时间给自己。毕竟想要真正把新闻做好,还是需要了解掌握大量的知识。”

兴趣能够在不经意间为我们打开一扇通往其他领域的大门,让我们在职业道路上更加游刃有余、得心应手。恰如杜芳的经历,这些幽暗细微之处的努力也许并不能在短期内卓有成效,但恒久的坚持终究会显现出它的价值所在。从兴趣出发,钻研、发散、推广,我们有意识去培养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必定有所收获,进而走出一条宽广的道路。

二、走好脚下路,踏实每一步

大学时期,杜芳没有进行十分长远的规划,更多的是将每个阶段该做的事做好:认真修完每一学期的课程,考好每一场试、找实习、写论文……这种专注当下、走好每一步的策略帮助杜芳在大学四年里保持积极、愉悦的心态,不断前行,并最终以学院第二名的成绩保研至暨南大学。“现在反过来想,如果我当时知道会有保研这样一个路径,从一开始就奔着这个目标去前进的话,我的大学四年或许不会那么快乐,可能会很有压力吧。反而是没有去刻意追求,只是把自己的每一步做好,你也许会有一个很好的结果。”杜芳说道。

毕业工作后,杜芳依旧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在新闻业务上逐渐从稚嫩走向成熟。初入行业的迷茫与胆怯无可避免,但她从未龃龉不前。“刚开始的时候,自己一个人面对任务会有一些畏难心理。但当你一次一次地跟进采访,自己去策划题目,跟随优秀的编辑去修改你的稿件,你会从中得到很多的启发,通过这些生动的业务课,慢慢成长到可以独当一面。”杜芳说,“年轻的时候总要有这样一个过程,经历了这些训练后,做很多事情时,你就会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成熟与自信。”如今,她具备了更为成熟专业的能力,心态也愈发沉稳而自信,“内心不会再像以前一样充满不确定,而是无比确定自己可以完成某件事情,更确定自己。”

图3:杜芳(左一)在冀北丰宁滦河中游国网新源河北丰宁抽水蓄能电站进行采访

在谈及当下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发展规划时,杜芳依然保持务实的态度,着眼当下,用“实事求是”来精炼地总结她的建议。她鼓励我们面对日益多元化的职业选择时,应勇于把握机遇,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及当前的就业形势来做出明智的选择。她特别指出:“倘若遇到优质的工作机会,不妨先行就业,不必过分纠结于学历的局限。在新闻行业中,虽然学历对于职业生涯的晋升等方面确有一定影响,但相较于工作实践经验的积累,其影响较为次要。而且,当前社会为就业后继续深造,如考研、考博等,提供了相对畅通和便捷的路径。”

人生是一幅广阔无垠的画卷,并非仅有一条既定轨迹可循。杜芳选择了不做预设,专注当下,虽然看似缺乏宏远的规划,但她每一个阶段的努力,实际都为未来的每一种可能性做了扎实的准备。杜芳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无论是学习生涯,还是工作道路,只要顺应内心的节奏,认真走好当下的每一步,定会迎来属于自己的海阔天空。

三、责任在肩,情怀在心

记者,在杜芳看来,远不止于一份职业那么简单,它更承载着沉甸甸的责任与深厚的情怀。这份深刻的感悟,是杜芳在漫长职业生涯中,通过无数次的新闻实践经历,逐渐积淀并生发的。杜芳在回忆这段历程时感慨道:“回想起我读研期间在《羊城晚报》实习的日子,我那时所感受到的责任具体细微,却也意义重大,多是为民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困扰、小难题。比如报道并推动相关部门处理某家企业产品质量不达标的问题,或是揭露某商铺潜在的安全隐患等。然而,当我进入中央媒体之后,我意识到肩上的责任变得更加重大而深远,它要求我不仅要关注小民生,更要勇于担当,去推动解决影响广泛、意义重大的社会问题。”

在杜芳看来,一名记者的责任与情怀,不仅在于关注个体的命运,更在于成为时代的见证者、记录者,甚至是推动者。记者的每一次采访、每一篇报道,都不仅仅是完成工作任务那么简单,更是在为这个世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图4:2020年8月30日,记者杜芳(左一)在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韩冲村茶园采访采茶工

杜芳谈起在《经济日报》负责“三农”新闻报道的日子:“我在跑‘三农’的时候,会常常跟农民打交道,去了解他们一亩地的收成、一年的收入。站在他们的角度上,就很能理解他们的不易,忧农民之所忧。”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对农民的了解愈发深刻,同时也愈发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每当我们的稿件被采纳、批示,那份油然而生的成就感,让我坚信我们所从事的工作有非凡的意义和价值。或许某一项惠农的政策背后,就有我们的身影,凝聚着我们的努力与贡献,尽管我们的名字并未直接显现出来。”

在亲眼见证国家日益强大的过程中,作为这一历史进程的记录者,杜芳内心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驱使着她不断前行。“做科技报道时,我每天都很兴奋,看着一项又一项新的科技成就和创新成果的出现,我能感受到国家的科技力量不断地壮大,自己也很受鼓舞。”而在从事内参工作的过程中,杜芳更是深刻体会到了肩负责任之重。在新时代国家发展的征途中,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与挑战,需要像杜芳这样的新闻工作者的敏锐洞察、及时反馈与有力推动,使这些问题得以被发现、上报并得到妥善解决。

图5:2024年5月9日,杜芳(左二)在甘肃天水采访

“要让新闻工作有意义,而不仅仅是日复一日的循环。”杜芳说,“否则,不仅会导致内耗和自我热情的消磨,而且无法做出好新闻。做新闻工作,还是要有一些理想主义情怀,才能去驱动自己,在这条道路上不断前进。”在日复一日的忙碌中,杜芳秉持着对新闻事业的热爱与执着,以理想主义的光芒照亮前行的道路,力求让每一篇报道都充满温度与力量。

“苟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杜芳在成长历程中始终保持专注与务实,作为记者,她深知责任之重,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做好新闻工作,展现了新闻人的担当与情怀,也给予了我们鼓舞与启示。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我们应当重视兴趣的滋养,精心培育内在潜力;面对茫茫前路,更需聚焦于当下的每一步,以脚踏实地的态度稳步前行。身为新闻学子,我们不仅要胸怀崇高的理想,更要深刻理解新闻工作者的使命与情怀,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采写感言:

这次采写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周期,回过头来进行总结与反思,我发现了在采写过程中自身主动性不足与沟通能力欠缺的问题,并积极尝试进行改善,同时文字表达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从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到每一次沟通与协调,再到文章的撰写与完善,每一个环节都令我获益良多。我不仅在专业能力上有所提升,而且获得了许多感悟与启发。

作为一名新闻从业者,杜芳学姐对记者身份的深刻理解也令我十分感佩。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在不同的媒体平台上,我们肩负的责任有所不同,但无论大小,都值得我们全力以赴。这种对职业的敬畏之心和责任感,正是我们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应该努力培养的品质。

我还从杜芳学姐身上领悟到了个人的成长之道。充分利用和合理调配大学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特长;不断积累知识、拓宽眼界,积极实践,提升自我的厚度与韧性,这些都是值得细心体会、可资借鉴的成长经验。杜芳学姐的经历启发我,不必急于求成,也不必过分忧虑未来,因为当我们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脚下的路时,那些曾经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与愿景,往往会在不经意间悄然绽放,给予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与感动。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活在当下,相信每一步的坚实迈进,都是对生命最真挚的回应。

山西大学新闻学院 联系电话:0351-7011855 地 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邮编 030006) (晋)ICP备05000471号
建议浏览使用:1024*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Mozilla1.7、IE6.0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