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文版  |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校友园地» 校友风采
校友园地
校友风采
【喜迎母校百廿华诞】校友故事|1985届新闻专业 杨松
时间:2022-04-10 阅读次数:

杨松:学新闻,做新闻,挺好

学新闻

我是1981年考入山西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的。那年,山西大学首次开设新闻专业。我们班30名同学,18个男生,12名女生。能够成为山大首届新闻班的学生,我们是幸运的,同学们心里很自豪。都想着将来当一名记者,用自己手里的笔,歌颂真善美,批评假恶丑。

专业初办,师资缺乏。李西成先生是教研室主任,当时他年龄已经比较大了,解放前曾担任天津《益世报》的编审,是位老报人。《新闻理论》由刘金笙老师讲授,他是太原日报的编辑,刚调回山大来任教。此外,《新闻采访与写作》由孙恭恒老师讲授,薛宝生老师讲《报纸编辑学》,张泽清老师讲《世界新闻史》,钟启元老师带《中国新闻史》。他们4位都是77级中文系刚毕业留校走上讲台的年轻教师。除了上专业课,我们还跟着汉语言专业上一些基础课。

因为课程少,课余时间多,同学们有的去图书馆读书,有的到操场上踢球,有的到别的班“蹭课”,记得我和另外两名同学就到历史系听了好长时间课。

刚进大学,万事新鲜。同学们纷纷加入各种各样的社团,写诗的、作画的、练字的、读外语的……值得骄傲的是,我们新闻专业的老师,带领同学们办起了一份4开4版的铅印报纸,作为本专业的实习阵地,取名《实习报》,经费由学校负责,这可让其它专业的同学羡慕死了。当时,陶文实和马树生两位老师负责指导我们,同学们有的当编辑,有的采新闻,有的写文章……作为一版编辑,我和几名同学跟着陶老师到铁三局印刷厂校对、检查,初步尝到了办报的滋味。

记得刚入校时,班主任陈晋才老师对我们说,你们现在进了大学,但还不能算是一名大学生,等4年毕业了,才能说是一名大学生。

大四那年,同学们着手写毕业论文。我在孙恭恒老师指导下定了选题《马克思恩格斯新莱茵报时期的新闻写作特色初探》。那段时间,我几乎每周都要到老师住的“筒子楼”,请教、商讨、修改……有半年时间,我除了吃饭、睡觉,天天坐在图书馆里,阅读原著,分析文章,调整框架,充实内容。毕业时,这篇8000字的论文被学校评为优秀。后经孙老师推荐,发表在了山西日报办的《新闻研究》上。这个时候,我才体会到,自己像一个大学生了。

做新闻

1985年,我毕业分配到《太原日报》当了一名记者。巧的是,半年之后,经太原市委批准,太原日报社筹备复刊《太原晚报》,21岁的我成了筹备小组最年轻的成员。当时,筹备小组有6名同志,领导要求我们,每人拿出一套办报方案,限时3天。说实话,当时我连办报方案该怎么做都不懂。可是,领导要求了,咱又是新闻专业的,不能让人笑话。我在资料室坐了3天,翻阅了当时全国比较著名的晚报。3天后,我提出的几条办报建议受到了领导的表扬。直到今天,《太原晚报》的“老槐树下”栏目,就是根据我当年的建议开设的。

当时,全国共有晚报21家。作为中国晚报协会第22个成员,报社派我跟随一名老记者前往上海,拜访中国晚报协会会长、《新民晚报》社长赵超构先生。赵超构先生是全国著名的报人,他提出的“软些,软些,再软些;短些,短些,再短些。”的办报理念,全国的同行都在学习、实践。随后,我们又拜访了《文汇报》社长徐铸成先生。作为新闻界的一名新兵,能够当面听到前辈们的教导,我感到荣幸、自豪。1986年3月1日,《太原晚报》复刊,我们撰写的“来个兄弟般的竞争——访中国晚报协会会长赵超构”在复刊号头版刊出。



640.jpeg

注:照片是1986年在上海采访赵超构先生。中为赵超构,左为杨松,右为太原晚报同事、中文系师兄郑安洁。

从那时起,我一直在太原晚报工作,直到2019年担任太原日报社总编辑。期间,我的作品获得了一些奖项,个人也获得了一些荣誉。

做新闻的人,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获奖。对此,我的体会是,地方媒体的作品,一定要有本地特色。2003年,非典席卷全国,各路媒体全力以赴,各显其能。作为《太原晚报》新闻部主任,我想,非典是全国性大事,非典题材的作品一定会获奖。我们怎么做呢?详细研究了疫情形势和各方媒体的报道后发现,全国有3个城市是非典重灾区:北京、广州、太原。此前,北京和广州的媒体,已经分别推出了个人和集体的典型,我们的报道必须另辟蹊径。根据当时太原的抗疫情况,我认为,我们做一座城市的抗疫。2003年4月24日,太原解放纪念日,《太原晚报》头版推出通讯“英雄的城市 英雄的人民——太原市抗击非典纪实”。当年,这篇通讯和我们随后采写的“非典启示录”系列报道,一同获得全国抗击非典优秀新闻作品奖。


640-1.jpeg

钻新闻

新闻是“易碎品”,这是说新闻对时效性要求很高。但是,对新闻规律的研究,其生命力却是长久的。而且,作为一个专业的新闻工作者,对本行业规律性的研究和把握,是题中应有之义。

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怎么爱?钻研它。

记得毕业实习时,山西日报的宋新柱老师就告诫我,干新闻要研究问题,作品才有分量。在他的指导下,实习期间,我就发表了两篇各3000多字的调查报告。受此影响,我在随后的工作中,采写了大量调查性的新闻报道。但是,时间一长,总感觉自己还应该做点什么。这恐怕与毕业时做论文养成的习惯有关。于是,工作之余,我开始有意识地总结、归纳、整理。先后写出了《从会议报道中挖掘亮点》、《浅谈国际新闻的编辑取向》、《晚报要练好“硬功”》、《新闻策划三题》、《新闻摄影三题》等一批业务论文。

这些论文,有的发表了,有的就存在电脑里。有一年,太原晚报一位领导要参加全国晚报年会,会议要求,参会单位各带一篇论文大会交流。不巧的是,问了很多同志,大家手里都没有现成的论文。问到我时,我说有一篇,不知道行不行。就这样,我的那篇论文获得了中国晚报协会论文二等奖,被收入《中国晚报优秀论文集》。


640-2.jpeg

算来,做新闻工作已经37年了。2014年,我获得了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颁发的荣誉证书和奖章,以表彰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做出的贡献。这项荣誉,好些同学都有。今年,是山西大学建校120年,我为有这样的母校自豪。这篇文章,算是一名学生对母校的纪念吧。



山西大学新闻学院 联系电话:0351-7011855 地 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邮编 030006) (晋)ICP备05000471号
建议浏览使用:1024*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Mozilla1.7、IE6.0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