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文版  |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新闻动态
新闻公告
新闻动态
【喜迎母校百廿华诞】校友故事|1986届新闻专业 张瑞元
时间:2022-05-19 阅读次数:

回望四年和四十年

母校山西大学建校120周年了,5月8日是母校的生日,“兴学立百代基业、育人开万世鸿篇”是母校最好的写照。

一、我的大学四年

我叫张瑞元,笔名是锐圆。1982年考入山大中文系新闻专业,那一年,我19岁。40年一晃而过,回想曾经的种种,感慨万千,不知不觉中自己竟已年近花甲。

当时我们中文系新闻专业在原山大正门主楼上课,那是一栋苏式建筑,呈“山”字形。主楼前矗立着毛泽东主席塑像。

我们上大学后的这40年,是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40年,日新月异的40年,有家国情怀的先逝者们如能重生,只要看一眼现在快速发展的中国,他们一定会“泪飞顿作倾盆雨”。

山西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大学,我们入学时,称为天之骄子。当时能考上大学很难,所以我们从来没有嫌弃过山大,大学的时候是这样,毕业以后到社会也是这样,不管在什么场合如果有人问我的母校,我都大声说:山大,山西大学,不是山东大学。我认为我在山大的四年里得到了滋养,取得了进步。


111114be90.jpg
上图:82新闻专业当时所修的全部课程,其中有几门没上


我们山大中文系是老资格的,但是新闻专业是81年才建立的,我们82级算是“山大新闻学院”的第二届学生。当时基础课是中文系的老师上的,专业课是几位77级的山大毕业生给我们上的。

77级的大学生在中国高教史上是神级的存在,这一点不容置疑。77级其实是1978年春季才入学的,82年春季毕业,这几位老师毕业才半年,就上讲台了,不是他们胆子大,是时代迫切性就这么强烈,这一切的缘分都是历史给的。


22222e61076249c7.jpg

上图:山大2号楼(典型的筒子楼)(同学王蕴祥提供)


我们专业的几位老师,李西成先生是老报人,很有专业资历,可惜他老人家没有给我们82级上过课。孙恭恒老师是当时新闻专业的负责人,他是北京人,插队到山西,后来进工厂,上大学前发表过文学作品,是省作家协会会员,上大学已经有十年工龄了,带薪上学,不但结婚且已生女生子,一家四口住在2号楼了一间十几平米的房间。一张双人床基本占满全屋,没什么像样的家具,有一台黑白电视机,我还记得和孙老师一起看首播的港版《射雕英雄传》第一集。我们快毕业的时候,孙老师又买了一件家用电器,他无比自豪地给我讲:这是华生电扇,上海老牌子!

孙老师讲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说实话这是我们新闻专业最吃力的两门课,采访讲怎么输入,写作讲怎么输出,中间自然有大脑该怎么加工,等于是记者工作中的一个全流程。孙老师虽然没有当过一天记者,但是写过小说,这个全流程他是经历过的。孙老师口才很好,有一种北京人特有的语调和语速,讲到嗨处,有一种说相声的感觉。他一边和他的学生一样,到处找新闻专业的书籍补充自己,一边找当时的报刊学习引用其中的案例资料。

我们大一的班主任钟启元老师教中国新闻事业课程,张泽青老师教外国新闻事业课程,王醒老师讲新闻理论学,薛宝生教报纸编辑学。他们都是因为成绩好才留校任教的。当时全国只有中国人民大学和复旦大学等个别高校设有新闻系,也没有统编教材,除了新闻理论有人民大学甘惜分教授著的《新闻学概论》以外,其他课都没有教材甚至没有什么参考书,只有一些新闻工作者写的小册子,谈从业经验的,谈历史掌故的。老师们和我们几乎同时接触这些少得可怜的资料,也没有实践经验,但是他们还是按讲义的规格将掌握的资料规范化,有条有理地讲完了课程。

给我们讲新闻评论的是徐久刚老师,他是当时《山西大学学报》的负责人。徐老师讲新闻评论最难的是找“由头”,这个当时没听太明白,后来我毕业到《太原日报》,分配到评论部工作,除了配发评论(“由头”是现成的),写专栏、写杂文就要自己出题自己写,就觉得“由头”两个字真的是重要,是过来人的心得。


333338b3088cbce.jpg

上图:山大新楼(山大北院唯一的新宿舍楼)(同学王蕴祥提供)


77级的几位学长老师后来考研的考研,调走的调走,改行的改行,只有陶文实老师一直干到最后。陶老师没有给我们82级上过课,他毕业后到《人民日报》实习了一年,后来到新闻专业给83级讲新闻评论的新闻摄影,我们有时候去旁听一下。陶文实给外人的最初印象是傲气,恃才傲物,有种“桀骜不驯”的气质。和他熟了,发现他其实没架子。有一次见到我,很严肃地问我:“张瑞元,你是不是背后叫我二牛”(二牛是他的小名)。还没等我回答,他就笑了,说:“叫也可以。”陶文实人如其名,很文很实。他有一种旧文士的狷狂劲,天生具有批评精神。不过他人极聪明,书也读得多、读得杂。陶文实老师今年走了,和83级的学弟申学山聊起来,都还记得他用朗诵腔背诵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大学四年,一晃即过,入学到现在四十年,也是一晃即过。

我对大学的理解是,大学最有价值的是一个氛围,一个学习的氛围,一个没有功利的氛围,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每个人都会向每个人释放学养、知识、信息、经验、方法……不管是书本上得到的,还是生活中总结的。

新闻专业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做一名优秀的记者,必须有第二专业、第三专业……甚至要成为博学的杂家。所谓新闻专业,也就是做媒体工作的ABC,到新闻机构上手可能快一点,但是其他专业的学生到了新闻单位,很快也能掌握导语主体背景结语这些基本的“新闻专业”的知识。所以在大学四年,千万不要以为自己的专业学起来轻松,就晃过去了。一定要利用大学校园的各种机会,系统地多学习其他专业的知识,不然在媒体干不好,改行也干不出什么名堂。

做记者,干媒体,更深的功夫是素质。什么样的素质、天赋呢?郭德纲说相声艺人要“状元才,英雄胆,城墙厚的一张脸”。我觉得做记者差不多,略改一下为“状元才,猎狗鼻,城墙厚的一张脸”。我想我们的同行都有体会,也可意会。

依重要而言,要倒过来。

城墙厚的一张脸。要厚着脸皮和难打交道的人打交道,要厚着脸皮问很浅白的问题,即使被人笑,不懂千万不要装,我们这一行不懂很多事情太正常了。有城墙厚的脸皮才能干活,才能进步,腼腆和矜持是干不好的。厚脸皮需要坚强的心理支撑。天生自然好,锻炼也能成。

狗鼻子很重要。对一切事物的变化要敏感,变化才有新闻,能发现变化就是好记者;如果能有历史感,能把小变化放到大历史的格局下观照,那就是大家。

状元才。要有好文笔,好口才,上屏幕要有观众缘。这个也是需要天赋,但后天锻炼也能行。


444445b4101.jpg

上图:82级新闻班大学毕业,此时大家都青葱(同学王蕴祥提供)


55555569db83aad8ecd.jpg

上图:毕业后20年聚(同学王蕴祥提供)


666666ba3d577c8761.jpg

上图:少年弟子江湖少,一起合照已减少(作者张瑞元提供)


二、在太原日报的日子

1986年,山大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太原日报社评论部。

之前毕业实习时,我和好几个同学就都分在《太原日报》。实习期间,带我实习的经济部张晋平老师和我一起旁听了市长办公会议。当时,全国各城市都流行“每年为市民办多少件实事”,市长办公会议在盘点时,有些已经公布的实事因为各种原因办不下去,但因为已经向市民承诺,都在那里为难。当时的太原市长杨崇春在会上果断决定,办不到就停下来,给市民说明一下,把能办到的办好。

回到报社,张老师写了一篇会议报道,我写了一篇配评《急流勇退赞》。第二天居然一字不改地上报了。当时小骄傲满屏。

1988年,我想离开太原日报到准备建省办大特区的海南闯一闯。临行前我向当时的太原日报副总编辑陶厚敏辞行,陶老师对我说,你实习的时候写的那篇稿子不错,你们毕业分配的时候,我特意让人事部到你们系里提出要你来……

我毕业即被分配到评论部,专职写评论和杂文。我来之前评论部只有一个人,闫生金老师,笔名隋伯藻,取义杜甫《兵车行》中的“生男埋没随百草”,大家背后谑称“睡不着”。做媒体人都有睡不着的习惯,因为要思虑、思辨、思想,不但要做到自己不惑,还要启蒙天下。80年代的知识分子都有一种启蒙天下的使命感。

陶厚敏当时是太原日报的副总编辑,名义上是二把手,业务上是一把手,大拿的那种。全体编辑记者都服他的业务能力,每周的报题会,从部主任到小记者,都要把自己采访目标、选题和写作角度汇报给他,他即兴点评,有赞有弹,过关的额手称庆,过不了的灰头土脸,甚至有的女记者要被批得哭鼻子。

在学校,孙老师讲采访写作,就像谢逊给小时候的张无忌讲武功一样,全是口诀,没有比划的机会。到了报社,全是实招,采访约厂长还是约书记,写报道怎么对上当前的宣传口径,一件事从哪个角度挖掘才更有新闻价值,这时你能够把口诀和现实素材搭上线,通上电,那才不枉“学这个专业的”。

有业务水平很强的前辈,我感觉这两年就像是在继续读大五大六,或者读研,受用得很。更有意思的是,我到评论部后,我的领导闫主任到山大上专修班了,我独占了他的办公室,他到山大住进了我住过的新楼。

一个大学刚毕业的学生,一个人占一间办公室,有时代表评论部列席编委会,写社论,写本报评论员文章,写短评,写专栏,说实话感觉非常好。

这段时间压力最大的,就是要写没有命题的作文,《太原日报》有“街谈巷议”,周六有“周末絮语”专栏,这都是评论部必须完成的。除了编辑来稿(当时能写小评论或杂文的很少),大部分就得自己选题自己写。这时我明白了大学教新闻评论的徐久刚老师所说的“由头”的重要性。当时写小杂文流行先来段历史掌故,自此我就开始有目的地阅读《资治通鉴》,专门找有意义的小故事甚至一段有意义的话(现在叫金句)。习惯养成以后很难改变。引一段通鉴,写一段时评,最初是发表在报纸上。后来到了网络时代,就在天涯上开帖,断断续续几年下来,积累成了《这样读资治通鉴》六册,算是文科大学生的一个成果吧。


7777733c4fb224cb.jpg

三、在摩托车行业做专业媒体

1988年,中央决定在海南设立大特区。我前往海南进行系列报道,并进行《太原日报》专栏报道。到海南后不久,我入职《海南开发报》。之后又到一家摩托车企业工作。2001年9月11日,深圳的一位做摩托车杂志(刊名《中国机械》)的人员找到我。他认为我既在摩托车企业工作过,又在媒体工作过,这个杂志我办最合适。我开始在摩托车行业做专业媒体,从未想到一干竟有20年。

我在摩托车行业媒体经历了从纸媒(杂志)到互联网的过程。做这类专业杂志的心得就是要找准“杠杆性”读者,打造评价性权威。以我在摩托车行业的经验,认为杂志影响消费者是做不到的,但影响经销商是可以做到,所以把内容从原来给爱好者看调整到给经销商看,告诉经销商经营哪些品牌、哪些车型更能获得利润,更能长期地收益,固定的广告客户就会越来越多……不久后,我还自己创办了一份杂志《摩托财智》,也做到了最大发行量和最有影响力,但互联网来了。

纸媒本质上是精英媒体,我说你听。互联网本质上是大众媒体,大家说大家听。于是,我从2011年开始办牛摩网(newmotor.com.cn)。第一年,思路不对,技术不过关,网站bug太多,跑不动,失败;第二年,换了技术团队,向汽车之家学习,建立了摩托车产品型号数据库,应用了很多吸引百度等搜索引擎的技术和技巧,流量渐渐就上来了,很快超越,成为摩托车领域流量最大的网站。

在内容创造方面,我发挥在纸媒工作的经验,设立很多栏目,自己创作内容。现在我还在坚持写新闻评论,在自己的媒体号上写摩托车行业,应约在《南方都市报》写近十年“街谈”专栏,表达自己对某件事的观察。

我们这一代,生于最好的年代,成长于最好的年代,国家强大了,人民生活变富裕了,个人总是能随着时代成长进步,人生的机会有很多,个人随着时代也有了成长有了进步……


山西大学新闻学院 联系电话:0351-7011855 地 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邮编 030006) (晋)ICP备05000471号
建议浏览使用:1024*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Mozilla1.7、IE6.0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