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文版  |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党团工作» 团学工作
党团工作
团学工作
晋行漫记  新闻学院“尧风遗韵”传扬队在襄汾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三)
时间:2024-07-19 阅读次数:

7月17日上午10点,山西大学新闻学院“尧风遗韵”传扬队怀着“传承农耕文化,弘扬尧韵非遗”的初衷“转战”蒲县乔家湾镇蒲子农耕文化园,开始了对古老农耕文化的探索。

微信图片_20240920211339.jpg

蒲子农耕文化园占地面积50余亩,有各类展示展厅100余间,总有展品12000余件。展出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古董文物,各类物品,内容丰富,涉猎广泛。其创建人左增文老先生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将蒲子农耕文化园打造成传统教育基地,为农耕文化与尧文化传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队员们穿梭于不同展区之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红色文化展品,在感慨革命惨烈的同时,也不禁对先辈的坚韧肃然起敬。将视角转向农耕文化展厅,队员们深深被前人的聪明智慧所折服,一个个简易实用的工具是其最好的证明。

微信图片_20240920211400.jpg

下午,我们有幸观赏了声名远扬的锣鼓非遗演出,声音响彻云霄,热烈程度令人动容。从演奏者的表情,不难看出,他们是真正在享受演出。无独有偶,八音会的演出也毫不逊色,不同乐器间的相互配合,让人听来赏心悦目。

微信图片_20240920211404.jpg

微信图片_20240920211409.jpg

最后,我们采访了蒲子农耕文化园创始人左增文先生。在交流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蒲子农耕文化园的创办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是老先生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做出来的。对于创办它的初衷,左老先生致力于去传承自尧以来代代相传的农耕文化,对当代年轻人起到教育意义和正确引导。同时,左老先生还提到,这将会是乡村振兴的有力带动,为乡村教育和文化的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微信图片_20240920211414.jpg


心得体会

李浩:锈迹斑斑的头盔,向我们揭示这战争的惨烈;简易实用的农具,告知着我们先辈的智慧。一件件展品,让我们身临其境地去跟前人对话和思考,汲取先人的智慧,收获自身的成长,获得长足的进步。

微信图片_20240920211418.jpg

陈湘萍:锣鼓与八音会的演出令人震撼!蒲县锣鼓历史悠久,源于古代祭祀,八音会融合了多种民间艺术。在演出中,我能感受到艺人们对传统艺术的热爱与坚守。他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音符都充满了力量和情感。这场演出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一次与历史和文化的深度对话。

微信图片_20240920211424.jpg

王一婷:今天,我主要进行了蒲子农耕文化园的拍摄和采访工作,四个文化小院,五大类、一万两千余件收藏器物,我慢慢靠近,一点点体悟,终为左老执念所惊艳……“不容易。”左老微语哽咽,也许又回到了那一天,这一刻,左老一定是幸福的,所有付出和艰辛都像流云浅淡而散,沉甸甸缀在心间的,依然是不变的初心:恢复传统民俗文化的活力,挖掘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赓续中华文化的根基与血脉。

微信图片_20240920211428.jpg

山西大学新闻学院

2024年7月19日


栏目策划|庞慧敏

指导教师|梁策 刘欣

图片|“尧风遗韵”传扬队

文字|李 浩

编辑|陈湘萍

责编|钟墨衍

二审|梁 策

三审|任富东


山西大学新闻学院 联系电话:0351-7011855 地 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邮编 030006) (晋)ICP备05000471号
建议浏览使用:1024*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Mozilla1.7、IE6.0版本浏览器